脾胃為何如此重要?

周毓杰
註冊中醫師

閱讀時間: 1分鐘

發佈日期: 31/03/2025

脾胃,是我們生命活動的「核心引擎」,中醫稱之為「後天之本」,是氣血生化之源。如果脾胃功能正常,全身氣血充盈,人體就充滿活力,百病不侵;但如果脾胃受損, 則百病叢生,身體每況愈下。今天,我們來 聊聊脾胃健康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保護這個「生命的動力中心」。

《黃帝內經》早已揭示脾胃的核心作用

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:「飲入於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 道,下輸膀胱。」這段話說明,脾胃負責將食物中的精微物質轉化為氣血,並輸送到全身,滋養五臟六腑。如果脾胃功能受損, 氣血無法正常生成,全身的營養供應就會出現問題 。

李東垣的《脾胃論 》: 脾胃損傷是百病之源

「內傷脾胃,百病由生。」這是李東垣的 經典論述 。他認為脾胃是人體健康的根本,脾胃一旦受損,疾病便隨之而來。因此 調理脾胃,是治療和預防疾病的關鍵。

營養的源頭 :脾胃是「倉凜之官」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:「脾胃者,倉稟之官,五味出焉。」脾胃好比人體的穀倉,提供五臟六腑所需的營養。如果倉庫空空,身體 也會如同枯木一般,失去活力 。

你是哪種脾胃問題?
四大常見表,現對號入座!

脾胃虛弱型症狀

胃隱隱作痛、 食後脹滿 、不想吃東 ⻄ 、疲乏無力 、大便稀薄。

建議

多吃健脾益氣的食物,如小米粥 、山藥 、蓮子。

 

痰濕內阻型症狀

胃脹 、 暖氣 、 嘔吐 、 口中黏膩,舌苔厚膩。 

建議

少吃甜膩食品,可以喝薏米紅豆湯化濕。

 

肝胃不和型症狀

胃脹痛 、愛打嗝、情緒抑鬱 、易怒 、口苦。 

建議

調節情緒,減壓,適量飲用菊花茶舒肝理氣。

 

熱毒蘊結型症狀

胃痛灼熱、口乾口苦、煩躁易怒 、大便秘結。

建議

適量吃涼性食物,如苦瓜、冬瓜,避免辛辣油膩。

現代生活中的脾胃危機

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,讓很多人忽視了對脾 胃的保護 。不良的飲食習慣 、過大的壓力、不規律的作息,正悄悄損傷著我們的脾胃,導致各種消化系統問題頻發。

飲食不節

過食生冷 、辛辣、油膩現代人愛吃冰飲、麻辣火鍋、油炸食品,卻不

知這些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,導致消化不 良 、胃脹 、腹瀉甚至便秘 。正如 《內經》所言:「飲食自倍,脾胃乃傷。」過度飲食 或飲食不當,對脾胃的傷害是毀滅性的。

壓力過大

情志損傷工作壓力大、情緒抑鬱,是現代人的常態。《素問•舉痛論》中提到 : 「怒則氣逆, 甚則嘔血及飱泄。」壓力過大會導致肝氣鬱結,進而影響脾胃功能,出現胃脹、反酸、胃痛等不適症狀。

作息不規律

脾胃「超負荷運轉」熬夜、加班、飲食不定時,讓脾胃無法按時 「工作」,導致其功能失調。《黃帝內經》指出:「陰之所生,本在五味;陰之五 宮,傷在五味。」過度勞累或飲食無節,都 會讓脾胃疲憊不堪。

 

胃腸疾病高發現代醫學發現,幽門螺旋桿菌感染、慢性胃炎、腸易激綜合徵等疾病與脾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。而中醫認為,脾胃虛弱、痰濕內阻、肝胃不和是這些疾病的根源。

如何養護脾胃?

5個實用妙招

  1. 飲食有節,避免過飢過飽 。每餐七分飽, 少吃生冷辛辣油膩,養成規律的飲食習 慣。
  2. 保持情緒穩定。壓力大時,學會放鬆自己 ,比如深呼吸、散步、 冥想。
  3. 作息規律,拒絕熬夜每晚11點前睡覺,給足夠的時間自我修復 。
  4. 適當運動 ,促進消化飯後散步 ,或做一些溫和的運動,比如瑜伽、太極。
  5. 適量喝茶,健脾益胃。如紅棗枸杞茶、山楂陳皮茶,既能健脾,又能助消化。

預約專業中醫咨詢 重回健康人生

edoucenter

Writer & Blogger

  • All Posts
  • 中醫
  • 中醫醫師專欄
  • 健康管理
  • 其他
  • 周毓杰醫師
  • 廚房裡的藥 - 張中龍中醫
  • 痛症
  • 阮健扶中醫
  • 領取中醫指南
脾胃為何如此重要?

March 31, 2025/

了解脾胃在中醫中的重要性,辨認四大常見脾胃失調症狀,掌握日常養護脾胃的實用方法,令身體由內至外更健康有力。立即探索脾胃調理貼士!

Load More

End of Content.

旺角 西洋菜街51號 友誠商業中心9樓全層

旺角 彌敦道579號 艾麗大廈13樓

荃灣 南豐中心21樓2103 D, E, H室

Copyright © 2025 宏康醫道綜合中心. All rights reserved. / 愈Be My Only is managed by Grand Wealth Enterprise Limited